.:.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全球化背景下的太平天国
本頁主題: 全球化背景下的太平天国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高翔哥哥


級別:禁止發言 ( 8 )
發帖:338
威望:302 點
金錢:24901 USD
貢獻:6106 點
註冊:2023-10-10

全球化背景下的太平天国

跳出中国历史的视角和范畴,有时候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和结论。
中国不是个封闭体系,全球化也谈不上是我们有时以为的晚近现象。大清帝国透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及上海。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千丝万缕的纠葛,受到外界即时的关注。此外,让已经疲于奔命的中国王朝统治者更为焦头烂额的是,英、法两国于一八五○年代晚期为了通商权与派驻大使的问题向他们开战。这场战争与尚在进行的太平叛乱同时扑来,把大清帝国推到完全瓦解的边缘。
中国发生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大西洋两岸一些国家的国内形势。
一八六一年美国内战的爆发迫使英国有所行动,从而影响了中国内战的结局。中国与美国是当时英国最大的两个经济市场...英国得想办法恢复其中一个的秩序...英国本可能介入美国以重启棉花贸易,但却选择投入中国的内战。事后英国首相会把介入中国一事,当作英国为何得以在不干预美国内战下仍能熬过经济崩溃的原因。或者换句话说,英国靠着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
这场战争卷入的人,形形色色,每个人都在这场大的动乱中寻求机会,最终却被命运裹挟前行,无论他们获得的,是世俗的成功或者失败。
这些人从会说英语、传布基督教并且梦想建立拥有自由贸易、铁路与报纸之中国的太平天国总理,到受了在中国内战打仗的报酬利诱而来到上海的美国佣兵,到试图了解自身周边陌生的异国世界而在最终塑造了那个世界的西方外交官和传教士,形形色色,非常多样。就清廷这边来说...曾国藩...成为主角。这个贫穷农家出身,后来统率家乡子弟兵的将领,其部队人数之多、之忠心、之残酷无情,一如美国内战时与他角色相同的格兰特(Ulysses S.Grant)所统率的军队,而到了中国这场内战末期,这位将领的权力之大,则使格兰特相较之下像是个下级军官。
不同视角,所关注的重点不大一样。
西方史家长久以来喜欢夸大外国人在中国历史上的角色,而在当时的上海,英国人无疑太过膨胀自己对中国的重要性——即便他们对中国国内情势的了解极其有限。相对的,以中文写成的太平天国战争史书籍,往往把焦点放在地方军队和其他国内势力,而对华尔与戈登之类人物少有着墨。
得出的结论和评价也千差万别。
对于叛军较偏于民族主义的诉求——亦即主张推翻异族统治以让汉人重新当家做主——我们必须以比过去更严正的心态来看待。光是宗教皈依本身,即使再加上强征入伍的补强,也仍无法说明为何战争晚期太平军能像变魔术般组建出人数达数十万的大军。当时,叛军的民族诉求在国外的确受到严正看待。西方世界支持太平天国的最有力依据,不仅在于太平天国据认的基督教信仰,还在于他们被认定为让汉人摆脱满人统治的解放者。
太平天国的确是叛军,但把这整场战争称作太平叛乱,就是判定叛军永远站在不对的一方,就是责怪他们反抗其合法统治者,摧毁可能在某些人看来原本是承平稳定的帝国。但回到当时,很难分辨哪一边的破坏较大、比较暴力,尤以战争最后几年为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家通常采取相反的立场,把太平天国视为原始共产主义的农民叛乱,把这场战争叫作“太平革命”或“农民起义”...一如称太平天国是造成这场战祸的唯一凶手并不公允,声称他们在打造某种农民乌托邦,同样流于夸大不实。

赞(41)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2-12 11:03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2-31 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