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名高考成绩高达601分的学生,因选择小众冷门的殡葬本科,在中国网络上火了。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这名来自浙江的学生叫陈雪彤。她报读的学校是今年刚升格为职业本科高校的民政职业大学,而她报读的专业可是中国殡葬行业首个职业本科专业,而且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考上的。
报道称,今年民政职业大学殡葬专业本科总共招生150人,殡葬专业的本科录取分数线比其他专业高二三十分。
但外界更加好奇的是,高考分数明明不错,加上能选其他热门专业就读,为什么陈雪彤偏选外界眼中不那么主流的专业?
陈雪彤给出了两个原因,第一是她受职业为防腐整容师的博主影响,并称这名博主用幽默、诙谐、契合年轻人喜好的风格,改变了她原本对殡葬行业的印象。
至于第二个原因,与当下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息息相关。陈雪彤给殡葬专业贴上了“好就业”的标签,因为经过网上检索,她和家人一致认为殡葬专业的就业前景广。
对于陈雪彤的选择,不少网民表示羡慕,部分网民还称赞她有远见。“如果能重生,我也要选择殡葬本科,赚钱又稳定。”“就是竞争不大待遇不错,还不容易失业的铁饭碗。眼光不错。”“如果不忌讳,真是事少钱多。”
事少钱多可不一定,但稳定又不容易失业的说法不是没有依据。据《中国城市报》今年9月报道,在民政职业大学设置殡葬本科专业前,中国仅有八所中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每年培养上千名毕业生,但殡葬行业的人才缺口仍然庞大,仅殡仪馆每年的人才缺口就在1万人左右。
雄安新区9月25日举办2024年河北省毕业生招聘会。(新华社)
随随便便就能入行?
每年人才缺口高达1万人,那意味着竞争不大,谁都可以入行?答案并非如此。
据澎湃新闻报道,广州市民政局今年4月发布的民政局直属事业单位拟聘用人员公示名单中,出现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的三名毕业生,他们的拟任职岗位均为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遗体火化工。其中,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生有研究生学历。
广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岗位的招聘要求是大专以上,可见其竞争水平相当激烈。有网民开起玩笑说:“真是活久见!名校高材生居然为进火葬场工作,挤破了头。”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师赵宇曾说,该校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就业率基本上能达到100%。
至于待遇,多名从业者都认同不高。中新网去年6月引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葬专业毕业生李琴(化名)说,每届毕业生大概300人左右,多数人的待遇是包吃包住、拿到手5000元左右(人民币,下同,931新元)的水平,月休四天;没有编制,需要自己考。
“网上都传我们专业一个月工资好几万,其实能得到这样待遇的人只是少数人,只有每届毕业生中的能力佼佼者能有这种待遇,只有10%的毕业生可以工资过万,网传抬尸工白班800元,晚班1000元,也是骗人的。”
在贵州从事入殓师职业已有12年的杨玉成也向《中国城市报》说,“一般入殓师和火化工的工资较高,我所在的单位收入在6000元至1万元,一二线城市甚至达到2万元。工资是底薪加绩效的形式,处理的遗体数量越多,绩效越多。”
他补充道:“收入可能略高于平均工资水平,但在殡葬业付出与收入也是成正比的。比如工作时间24小时待命,没有节假日等。”
发展前景好 但仍存在偏见
在老龄化浪潮袭来的大背景下,中国殡葬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发展前景好,并没有打消目前社会部分人对殡葬行业的偏见和歧视。
央视网7月引述年纪仅25岁的杭州殡仪馆殡仪服务员吕晓宁说,毕业至今除了父母,没人知道她做的是殡葬相关工作,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是毫不知情。“老一辈人还是会觉得‘晦气’。我在外面工作,回去的机会少,倒不怕别人的冷眼,但我家人不行,我不能接受家人因为我的职业而被歧视。”
有从事相关行业的网民对此相当有共鸣。“每当和朋友或周遭亲戚聊到工作,他们都会问你不怕吗。现在一说到这,已经不想解释了,累!”还有网民分享自身的经验,言语中充满无奈:“之前在网上和心仪对象聊得不错,没想到约出来后,对方得知我在殡仪馆工作,头也不回马上离开,不再联络。”
红星新闻也报道,早期的殡葬专业学生经常被其他学生嘲笑为“死人专业”“火葬场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不愿和他们一起排队进餐。
央视网引述民政职业大学生命文化学院荣誉院长孙树仁分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一直被视为禁忌话题,导致殡葬行业对多数人来说是神秘的,偏见从未知中产生。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基础相对薄弱,加上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较为偏颇,也是导致殡葬行业存在职业偏见的因素之一。
不过,殡葬业被贴上的负面标签不仅于此。在部分中国人眼中,该行业一直与暴利和腐败有关。
殡葬业的暴利腐败色彩
先谈前者。美国《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网站去年8月报道,英国人寿保险公司SunLife的报告显示,中国的葬礼平均花费约为5400美元(7335新元),即3万9412元人民币,人们在葬礼上的花费占平均年薪的45%以上。与此同时,美国人在葬礼上的花费略高于工资的12%,而在全球范围方面,这一比例为10%。
为什么花费那么高?蓝鲸新闻报道解释,因为基础火化之外,丧葬用品、墓地等延伸性服务项目是天价丧葬费的重灾区。
《工人日报》引述民政部门负责人说,由于不具备经营灵活性,正规殡仪服务机构在与“丧事一条龙”服务的商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后者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延伸性服务上,在满足和丰富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收费会更高。当“丧葬一条龙”主导治丧服务市场,群众治丧成本或将不断增加。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丧葬用品的价格并不统一,也没有标准,比如花圈,有几百元的,也有上千元的。 (互联网)
这种不规范的收费机制,也对应在不时被媒体曝光的殡葬业腐败乱象上。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8月报道,据多地市纪委监委披露的消息,年初至今,至少12名殡仪馆馆长、副馆长或原馆长被查,至少六名县殡葬管理所所长、副所长或原所长被查。他们多人长期从事殡葬业。
在殡葬领域工作逾40年、曾任一家殡仪馆馆长的蒋震(化名)指出,殡仪馆馆长负责一切人、财、物,还有订货权;订谁的货、订多少台,馆长的话语权分量极重。
蒋震透露,殡葬用品进入殡仪馆时,若要让殡仪馆采购厂家产品,厂家都需要“进贡”。如何定价也是猫腻之一,馆长和厂家联手将殡葬用品生产成本做高,获取高额收益。
蒋震也指出,目前殡仪馆采购殡葬用品的招标程序往往形同虚设,几乎都是内定。产品好价格低的殡葬用品未必能上殡仪馆的销售货架,火化炉等设备价差更高达数十万元至上百万元。殡仪馆基建工程及各项维修也都是捞钱的途径。
将视角拉回高考生选择殡葬专业身上。客观而言,这话题之所以在中国舆论圈中爆火,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当下的大环境——经济增速放缓,大学毕业生人数却年年增加,形成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向来不受社会新鲜人青睐的殡葬专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质,自然变成大众的讨论中心。
从另一角度看,殡葬专业的火爆,也反映社会风向的转变,外界开始以正面的眼光看待,但要改变行之有年的刻板印象,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赞(34)